发布时间:2025-10-17 11:21:41    次浏览
2017国考招考呈现稳定性应考人员迎来更多“成公”机会中公教育国考政策解读暨报考指导峰会火热开幕随着2017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录用公务员考试(2017年度国考)公告的发布,中公教育为了帮助广大考生能够准确吃透国考招录政策和高效备考国考,特别联合众多权威媒体在京召开2017国考政策解读暨报考指导峰会。北京共设置6大分会场举行线下峰会,共有2000多位考生踊跃参加,全国500家中公分部将同步直播此次峰会,百万考生实现在线观看。 峰会现场聚集中公教育公考五位大咖此次峰会特邀公考专家张永生、李琳、张红军、王健、金祥波五位老师做客北京金码大厦主会场,就考生最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解答。中公教育专家预测受就业压力影响,2017国考报名人数将创新高。在考试方面,专家分析,2017国考招录政策呈现出连续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其中的两大亮点显现在:一是在于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职位首次实行“2+X”考试模式;二是继续向基层倾斜,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更受青睐,今年招录市(地)级职位比例增至15%。 北京金码大厦峰会现场人员爆满招录政策呈现连续性报考国考应更加沉稳2017国考招录政策呈现稳定性和连续性,但稳中有变,主要有以下四点变化:1、扩招大学生村官;2、警察职位加试专业课;3、贫困家庭人员和城市低保人员需建档立卡才能减免费用;4、增加一个非通用语职位。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张永生在峰会上逐个解读了这四大特点对于考生报考和复习的指导意义。其中,张永生老师特别强调,应该认清国考招录对于基层和艰苦地区的政策偏向,考生对于自身的发展该有更长远、更科学的规划,要努力克服怕苦、怕累的心态,响应国家号召去基层进行自我锤炼。对于广大公考考生而言,基层职位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报考避免误区坚持“就高不就低”原则国考报名时间看似很长,实则紧迫,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李琳老师讲到,在报名过程中,一是要严肃态度,填写报考资料务必完整、详实,时刻关注自己的审核情况,如果审核不过还要重新报考,二是很多考生一般在前期持观望态度,观察竞争比,建议考生可以来中公教育网关注每日报名情况分析,了解报名动向,提高报名的精准度。在学历选择上,李琳也建议考生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比如你是一名硕士研究生,那就选择“研究生(仅限硕士)”的职位,而不要选择“本科及以上”职位,这样就会PK掉一大部分本科毕业生,从而降低竞争力度。最后提醒考生想要最后成“公”上岸,务必要做到“报好、学好、考好”三步走,即做好备考复习,选准报考职位,笔试发挥最佳水平,才能确保考生在此次国考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中公教育行测研究院院长李琳讲解未来40天行测备考行测备考:把握三大重点明确各阶段任务峰会上中公教育资深研究与辅导专家王健老师告诫广大考生,需端正自己的公考动机,同时鼓励广大立志公职的考生,锁定目标,坚持不懈。关于行测笔试的备考,王健老师指出,考生要把握三点:一是考试的五个部分内容有难易之分;二是每部分内容也有容易、较难与难三种题目之分;三是难题因人而异。因此,各位考生掌握“先易后难”的做题顺序非常重要,对于提高做题也非常重要。在最后四十多天的备考时间里,考生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明确所处于复习阶段,调整方向,有效备考。申论备考:积极关注时政热点勤练多写稳步提升申论大纲对于考生的备考有着根本性的导向作用,中公教育首席研究与辅导专家张红军老师从大纲明确要求的申论五大能力考察要求出发,列举历年真题为考生深入解读了2017国考申论复习方向。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材料的长度一般为7000-8000字左右,命题者在命题过程中并不仅仅局限在个例的社会热点或理论政策,而是多选用全国通用性的热点材料来组织命题。因此,各位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格外注意。另外,多做真题,勤“练”笔头,按照“模仿—体悟—提升”的逻辑顺序去提升写作能力。 全国各地中公分部也将举行 2017年国家公务员线下解析峰 会2017国考报名于15日正式开始,考生请及时关注中公教育每天发布的报考数据统计与分析。同时,为了帮助考生在最后一个月进行更有效的复习,从14日起至笔试前,每日晚上19点,中公教育还会继续推出行测、申论专项备考与在线答疑公开课,请考生及时关注。